他的晚年:

73歲時生病住院(榮總),發高燒,且住院了好一陣子還是檢查不出原因。有一段時期甚至感覺很嚴重,所以大家都認為應該把在美國的兒子叫回來。兒子很快就設法把全家都帶回來探望他,說也奇怪,看到兒子全家之後,他的病就慢慢好了。住院期間三堂姐也有去探病,她說「今年73歲啦!嗯!73、84,閻王不叫自己去!」她氣得很久沒理她。不過後來他真的84歲時去世。

他是2000年過世的,在此之前約有二、三年是有「老年失智症現象,應該是中風引起的。本來,他是個「溫良恭儉讓」的人,雖然外表很嚴肅木訥,但是實際上為人善良謙和,在同儕中素以「老好人」著稱。可是在那期間卻幾乎髒話不離口。好笑的是,並不會說台語的老人家,居然時常口出台語的「三字經」。

如果沒罵人時,他卻又仿佛回到小時候,一直吵著要找「娘」。好在此時記性已比較差,打個岔他就忘了,可以混過去。有時又吵著要找二弟、三弟,她被吵得煩不過,就說:「你二弟來了,要不要叫他進來看你?」這時他卻仿佛放下了心:「不用了,讓他在外面坐坐,看看電視好了。」

那時,因為家人有閱讀相關書籍,所以知道是怎麼回事,否則真的很難接受。「不幸」(也不知是幸還是不幸?)他後來因洗澡時暈倒,髖骨受傷,以致必須臥床(可自行翻身但無法行走,所以不會有褥瘡的問題),無法四處趴趴走,也就免除了四處找不到人的驚險場面。

雖說知道他是因為生病才這樣,但對於24小時生活在一起的她而言,只要他醒著就要一直挨罵的日子,想必很痛苦。他過世後,有一次,她對她朋友說「也許他是不想讓我太想念他吧!」這句話中,含有多麼多的心酸啊!因為他們本來感情極好。

那兩年,每週一至週五下班後,次女就為回娘家,幫忙她伺候他洗澡、吃飯等等,或者沒事時聊聊天也好,長女是週末及週日去。真的很慶幸,兩個女兒都住得很近,可以稍稍減輕她的辛苦。

其實,生病的人本身並不感覺痛苦,但是照顧者的壓力真的好大。

他的腦筋雖然大部份時間都陷於屬於很自我的狀態,但也有靈光乍現的時候。有一次小兒子從美國回來探視他,男人力氣比較大,可把他扶起來,坐在餐桌旁吃飯。平日都只有把他扶起身,坐在床沿,由她慢慢餵食。那天坐在久違的餐桌旁,他的心情很愉快。但他有點搞不清楚兒子是誰,笑嘻嘻地頻頻說「大哥(這是家鄉話裡,對男性廣泛的尊敬),多吃點兒!」。

兒子說到過幾天他就得回美國了,他突然好似靈光乍現似地問「機票買好了沒?」兒子回答買好了,然後回房確認機票是否收妥,這才發現機票不知何時不見了!辦手續也花了點時間,如果是上飛機當天才發現,就會很麻煩!

他雖然頭腦不太清楚,又無法站立行走,但除此之外身體倒還不錯。直到有一天,突然發現他好像是「一口氣喘不過來」的樣子,趕緊叫了救護車送醫院急救,但醫生表示不樂觀。

在醫院,醫生詢問要不要施以急救(即侵入型急救,如:氣切插管等)。她問「急救後,他就會變回原來的樣子嗎?」醫生尷尬的表示不可能,她很鎮定的說那就不必讓他多受苦了,結果拖到第二天早上就走了。原來她雖年紀大了,但也是有接收現代的資訊,雖然「生死問題」在中國人,尤其是家人之間,是不會互相討論的話題,但電視、報紙還是有在討論。在無力回天,而且病人也已無法表示個人意志時,是否仍然為了家屬心安而做過度的急救,卻導致病人「求生不得,求死無門」?看多了討論,自然也有定見。

在加護病房時,護士詢問平日都是誰在照顧他?知道是她在照顧時,連連說「照顧得很好。」而這個專業人士的肯定,對她而言,真的很重要,使她的內心得到了安慰和平靜。

他過世時,她看起來一切都很正常,且凡事皆能指揮若定。孫女常常過去陪她。大約3個月後,有一天她對孫女說「我這一陣子,好像行屍走肉似的」。孫女聽了大吃一驚,因為外表完全看不出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lihwang10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